查看原文
其他

祖孙三代全上清华,是种什么体验?

欢迎二字班的 清华招生 2023-02-11

二字班来了

他在今年的福建省高考中

脱颖而出

与祖父和父亲一样

成为了一名“清华人”


他的祖父

1957-1963年就读于

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供热通风专业

他的父亲

1985-1990年就读于

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工程专业


他自幼就听家人们讲

有关“水木清华”的故事

父辈们用谆谆教诲

引领着他去追寻

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的

清华精神


家风传承,三代接力

让我们一起走近

毕业于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的

清华大学计算机类新生

何文焜

以及他的家人们的故事

祖孙三代合影

“我对许多故事已烂熟于心”

六十五年前,祖父在大山里成长。


纵横的田垄挥洒下他躬耕的汗水,昏黄的煤油灯光掩映着他埋首书卷的不倦身影。


当他走出“脸朝黄土背朝天”的闭塞格局,青涩的面孔向巍峨的清华“二校门”投来惊鸿一瞥,风吹雨打中的奔波和劳苦,在一瞬间绽放格外夺目的光彩。


三十五年前,南海潮涌,东方春来,改革开放的惊雷响彻神州大地;父亲在爷爷的激励下发奋攻读,遨游学海,他走向荷塘月色畔,也从祖父手里接过承载民族复兴使命的爝火。


新时代的画卷翩然舒放,我也逐渐成长为“新青年”中的一员。


在懵懂而稚嫩的幼年,我就对清华园的许多故事烂熟于心,陈寅恪、王国维、蒋南翔,这些清华人的名字总是萦绕在我的耳畔。


父辈们的谆谆教诲就让“水木清华”的牌匾打上了“爱国主义”和“独立人格”的烙印。作为“红色工程师的摇篮”,一代代学子带着憧憬和希望来到清华园,他们的梦想从这里起航,走向以“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”为内核的广袤天地。


在清华校门留念


祖父的毕业证书用毛笔写就,上有蒋南翔校长的签名。每每登门拜访,祖父总是小心地拿出一纸黄卷,摩挲着岁月刀刻斧凿留下的褶皱,历历细数那个一穷二白却满怀激情的年代。


祖父还会说起建校之初与西迁之时的往事。陈寅恪先生如何在传统文化式微之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”的时代以一己之力赓续中华文化血脉,梅贻琦校长如何带领学生们在祖国的边陲殷忧国运、希效前哲。彼时的我尚未全然了解,但这些思想早已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。


祖父的毕业证书


初二那年的夏日,聒噪的蝉鸣声中,清华大学信息学体验营的一纸邀约,让我涉足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。


梁启超、陈寅恪、王国维、赵元任四位巨擘屹立天地之间的轩昂器宇,吴文虎教授两鬓斑白仍执鞭三尺讲台引我生发的景仰,夏夜未散去的酷热,凛冬落于草坪上的皑皑白雪,构成了我的“清华印象”。


那时的我当然不会想到,恢弘的二校门会在若干年后以三维的形式跃入通知书,看似遥不可及的清华精神也会娓娓闯入我的一方天地。


何文焜的清华录取通知书

“尽心尽力,方得无怨无悔”

同时学习信息学、数学、物理三门竞赛,我和许多城市结下不解之缘。


我亲眼目睹岳麓峰头“万山红遍”的如染霜林;也驻足远望余姚城台风过境后云散月明的天容海色;曾于阒静的夜晚信步幽谧的闻亭,也真切感受广式茶点的甜而不腻。


“行万里路”的风尘劳顿不可苟免,然而在渴望登上舞台证明自己的热情面前,终究不值一提。


竞赛生看似是金字塔尖的佼佼者,但很多人未必了解他们背后所付出的时间与汗水,以及承受随时而至的失败所带来的压力。


“你必须非常努力,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。”大家都能看到镁光灯下的意气风发,却不了解孤身一人在电脑上前调试代码的凄楚;大家都惊叹于简洁漂亮的证明,却未能窥见堆积成摞的草稿。


而更为痛苦的,是做好充足的准备仍铩羽而归,是茫茫夜路上前行而自觉鲜有收获。


我总是将“尽人事,知天命”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。“尽心尽力方得无怨无悔”,我不知道自己将去往何方,但我已经在路上。


遗憾终究是挥之不去的阴影。因为失误而与金牌失之交臂的我,不得不在高三含泪割舍竞赛生涯,投入紧张的备考。


参加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


但是思考过后,我发现,生活有时就是那样耐人寻味。所谓“做对的每一道题,都是为了实证更好的自己;失去的每一分,都是为了走上不一样的人生之路”。


竞赛留给我的不只是两张证书和两块银牌,更是挑战既定极限的不屈不挠,和坦然接受一切可能结果的平和心境。


高三固可冠之以“彷徨”“枯燥”,但它让我看到了规整的代码和纷繁的公式外,生活的另一种可能。也许“舍弃”恰恰是另一种意义的“得到”,遇到另一些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迹痕的人,大约也是人生之幸吧。


《死亡诗社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医药、商业、工程和法律,这些都是我们的立身之本。但诗歌、美丽、浪漫和爱,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。”我的高中生活也称得上幸运,是即使在高三的课堂,高考如黑云压城,仍有天马行空的挥毫点墨,从不拘泥于考纲和复习教材。教室里永远充盈着欢声笑语和慷慨陈词,同学们的眼里总有熠熠生辉的光彩。无论师生,我们都是最普通的灵魂,但是在路上修行,也都可以走得很远很远。


参加202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

“一切正常,真好”

高考的几天下着小雨。生物科的铃声响过,我抬头望向窗外,已然一片黑暗。淅淅沥沥的雨声中,我想起一句话:


“愿你们合上笔盖的一刹那,有着侠客挥剑入鞘的从容与潇洒。”


查成绩的那个下午。我坐在书桌前,缓缓地在屏幕上输入几行数字。并未有太多的紧张,就像敲下一大段代码的几行头文件一样从容。


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数字:694。


想起一次英语课上的翻译练习,我把“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, just make lemonade.”译成“纵然生活注定是一出悲剧,我们也要快乐地将它演完。”一向严厉的英语老师在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“Good!”


Happy ending? Sad ending? 我想它只是True ending。没有欣喜,也没有激动,一切都波澜不惊。所有的所有,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。


打电话告诉父母时,他们依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,仿佛永不止歇,而未能在我的身边同我一起分享这份淡淡的欣喜。


抛却猝然而至的惊喜,他们也只有一句平静的话语:


“一切正常,真好。”


仿佛一切早在预料之中。


父母工作忙碌,并不是事无巨细地过问我的学习,但始终默默关心我的生活,日常的细节中总是承载着亲情的温暖。父母皆不善言辞,未必用励志的话语寄托厚望,但言传身教、耳濡目染,他们的一举一动总在雕镂着我的生命。


父亲的毕业证书


禀告祖父,老人自然高兴。老一代清华人的风骨刚健,新一代清华人的朝气蓬勃,在一个家庭内得到完美的融合与传承。


新一代有新一代的际遇,自然也有新一代的挑战。但是“天地之心,生民之命,万世之太平”,这些永恒的话题,在清华人的身上,代代相传。


作为人生的梓驿,清华园是过往岁月的硕果,也是新征程的起点。短暂的停留是为了更好地进发。未来四年的生活或亦如同十八载的人生一般,虽“路漫漫其修远矣”,但定会“毋改英雄意气”。


“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,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,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。”大学坚定地选择计算机科学为专业,希望矢志求索前沿科技,在自己兴趣的领域有所建树。能力未必超群,理想未必宏伟,然“有一份热,发一分光”,可增辉日月。


我想,能演好自己的剧本,便不辜负人生一遭;如果还能做出一些事,让别人的剧本变得更美好,则更显人间值得。


开学季近在咫尺,清华园即将迎来一批新同学。我们诚邀全体师生校友,为“二字班”新生送上独家寄语,可以是学习经验、生活秘笈,也可以是人生感悟。


长按下方↓二维码

打开To二字班的留言板



往期精彩

16岁保送清华,曾获CMO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,他经历了这样的成长之路……


二字班来了!刘悦然: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


二字班来了!单川:跑起来就会有风


二字班来了!蒋笑语:甘居幽暗之中,以待成熟之美


二字班来了!郭佳诺: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


二字班来了!林旭煊:心向目标,奋斗的终点必将是光明


二字班来了!郭馨蔓:希望为古文字事业奋斗终生


收到录取通知书后,她想感谢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……


来源 | 福建招生组

编辑 | 赵佳


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

快把清华招生

设为星标吧

↓ ↓ 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